2001年1月19日《军转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变革了存续半个世纪的单一模式。专家指出,对军转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对国家来讲,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解决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个人而言,既从政策制度上有了必要的保障和优待,又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中公教育军转干部考试辅导专家分析指出,很多军转干部少小从军,20多年常守一职,始终没离开过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突然一下子回到地方自主择业,这个新群体的不少成员感到有些困惑和茫然,在择业、就业以及创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为此,有必要对这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群体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
一、择业
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必须担任团级或者营级职务,且军龄满20年才具备资格。自愿放弃进党政机关的优厚待遇并不容易,一旦走上自主择业之路,军转干部所面临的是五花八门的选择:可以到家庭所在地,也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发展;可以受雇于他人,也可以自己创业;可以与人合作,也可以单打独斗……在众多的选择之间,若想少走弯路,在自己理想的行业中发挥聪明才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应从以下三点来把握。
1.价值取向
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每月领取的退役金数额看,在工薪阶层中属中等偏上水平。可以从一些自己熟悉、做起来顺手的行业开始;也可选择风险系数小、回报周期短、能立竿见影的项目投资;或者与人合作,以确保稳妥胜算。
2.职业能力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年龄段一般都在35~45岁之间,但随着在部队担负的职能、任务、所处的地域环境、组织分工和岗位经历等的不同,分化成各异的职业倾向性:有政工类、军事类、后勤类、参谋类、学术类、技能类等。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应本着“适合才是最佳”的择业标准扬长避短,在自己熟能生巧的领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3.个性特征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与普通人一样,脾气秉性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在择业问题上,除了价值取向、职业能力,个性特征也不容忽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要充分尊重自己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品味习惯等个性特征,尽量选择令自己身心愉悦,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事情来做。
二、就业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长期在部队服役,一般较缺乏市场经济的涉水本领。转业回到地方以后,可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一份感兴趣的工作,学习实践,掌握信息资源,为日后发展积累经验。比如安全保卫工作,军队干部训练有素、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严格组织纪律观念、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献身精神是企业非常重视的,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军转干部往往能够胜出。一些医疗设备比较先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私立医院,也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有一定临床经验和知名度的医护人员就业的好去处。
打工收入少,听命于他人,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这对于每个月都能定期足额领到不斐的退役金,且担当过多年领导职务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来说,刚开始肯定不适应。不稳定、频繁轮岗,特立独行,这已经成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军转干部应换一种思维,这个过程的砺炼无论对就业还是创业都不可或缺。首先,通过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工作,能够克服在部队提干以后养尊处优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促进心态转化,以便尽早更快地融入地方,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其次,通过深入实际、亲历亲为,在打工中可以增强知识储备,调整能力结构,熟悉工艺流程,通晓供销渠道,掌握客户群体,学会管理手段,积累行业经验,为日后再就业或顺利创业做好先期准备。
以上内容为专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从业经验及军转干部群体特点悉心研究得出,希望能够对选择自主择业的广大军转干部有所帮助。
上一篇: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必读——创业篇
下一篇: 陕西省澄城推出自主择业军转五大举措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