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军考考试网定期更新高中士兵考军校语文科目占150分了,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中公教育军考考试网定期更新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供各位考生学习参考。
《师说》
1.作家作品知识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字退之,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名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学生李蟠的。
2.重点字词
(1)学者:求学的人 (2)闻:知道、懂得
(3)庸知其年。..于吾手: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
4)是故:因此、所以
(5)是故无贵无贱: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
(6)师道:从师的风尚 (7)于其身:对于他自己
(8)不耻相师:相师:拜别人为师(9)年相若:年龄差不多
(10)官盛则近庾:庾:阿谀、奉承 (11)师道之不复:复:恢复
(12)君子不齿:不齿:看不起 ,齿:并列、排列
(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一定
(1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 (15)不拘于时:不受世俗的限制
(16)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17)贻:赠送
3.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4.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只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而大遗(古:指研究文学、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授)
(3)今之众人(古:指一般人、普通人,今:指许多人)
(4)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今:是一个表示目的和结果的连词)
(5)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5.一词多义
(1)道:①传道授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之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2)传:①传道授业解惑(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之矣(流传)
(3)贤:①其闲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超过)
(4)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②惑之不解(疑难的问题)
(5)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手(识别)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
(6)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④或师焉,或不焉(动词,跟从老师)
上一篇: 高中士兵考军校-语文(七十二)
下一篇: 高中士兵考军校-语文(七十)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