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运算

行测考试:数学运算题重点攻克之行程问题

中公军转干考试网 2017-06-16

中公军转干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行测考试题<<<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资料分析

【导语】判断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测判断推理包含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四个重要内容,是行测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考生熟悉行测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判断推理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学习。

>>>行测考试题<<<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资料分析

 

 

【导语】判断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测判断推理包含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四个重要内容,是行测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考生熟悉行测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判断推理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学习。

 

 

在行测考试中有种题型虽然很受考生青睐,但是又受困于解题速度的困扰,这就是年龄问题。这类题型,其实不难,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只要抓住两个核心即可破题。核心一,对象之间的年龄差永远不变。也就是所谓的等量关系。核心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象之间的年龄倍数逐渐递减。

 

 

但在答题过程中,发现并不便捷,现在中公教育就教大家一个新的解题方法可以快速求出年龄问题,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列表法,通过列表结合年龄差不变这个等式求解。

 

 

例1、学生问老师今年多少岁,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只有2岁;当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44岁了。”那么,这个老师今年多少岁?

 

 

A 25 B 27 C 29 D 30

 

 

中公解析:由题可意设今年学生x岁,老师y岁,列表表示两者之间的年龄关系。

 

 

 

 

例2、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63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的1/2时,乙当时的年龄

 

 

在的年龄,乙比甲大几岁?

 

 

A 10 B 9 C 8  D 7

 

 

中公解析:由题可意设今年甲x岁,乙y岁,列表表示两者之间的年龄关系。

 

 

 

 

任何时候师生之间年龄差不变y-x=x-y/2,

 

 

x+y=63 x=27,y=36。所以甲今年27岁,乙今年36岁,乙比甲大9岁,故答案为B。

 

 

通过上述列表结合年龄差不变建立恒等式就不难求出年龄问题中所涉及到的未知量。希望广大考生可以熟练掌握并运用好。

 

 

更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资料请关注:军转干考试网

 

 

军转网声明[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公教育研发或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通过对近几年的行测数量关系的试题分析,可以观察到行程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因此学习行程问题,掌握一些常用的解决行程问题的方法,对于应对行测考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中公教育我们对如何解决行程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S=V×T)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存在正反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与工程问题联系在一起。工程问题是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关系,而在行程问题中,是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

二、特值思想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在行程问题中,绝大部分题目都会给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行驶时间,但由于路程未知,因此我们无法求出对应的速度,因此不能快速的求解问题。但由于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对应成比例关系,符合特值的应用条件,因此特值思想可以说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利器。

三、如何应用特值法

很多考生在使用特值法,非常爱用1这个数字,但发现解题速度往往上不去,因为其中出现了分数的计算,众所周知的事情,我们在考场上做数学题追求两个事情:快与准,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我不建议将特值设为1,因为特值就是为了自己计算方便的,自己何苦为难自己呢,因此我建议将特值设为公倍数,下面用一道例题给大家演示下特值法的应用:

【例】小明考生在上学时,从家到学校用时速度为20,放学时,从学校到家里用速度为30,请问小明考生在上学及放学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A 25 B 24 C 23 D 22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