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与战友组团学习,欢迎加入军转干考试交流群,或用微信添加“junzhuanjz”为好友,尽快获取考试资讯。
咨询电话 :010-82838719 010-82838779
导语:2014年浙江《宁波市军转干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根据大纲考试范围,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为2014年浙江宁波参加军转干考试的考生特别整理了资料,方便各位军转干考生备考。
收藏此页 Ctrl+D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紧密结合宁波实际,研究讨论了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2.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改革开放35年来,我市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尊重群众首创,大胆探索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乡镇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等,形成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原有体制机制优势和传统发展模式内生动力逐步弱化,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奋力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破传统路径的依赖,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3.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为重点,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核心,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认真落实省委“八八战略”,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再创宁波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建设“四好”示范区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4.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积极推进在宁波的率先探索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点的深化改革之路。制定实施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到2016年,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资源要素配置、政府职能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经济转型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发展、社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继续保持体制机制的领先优势。
5.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总体设计与先行先试有机统一,实现各项改革联动协调;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统一,以点上的突破带动全局推进;坚持大胆探索与稳妥务实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在充分吸收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二、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和国有经济改革,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6.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政策措施,探索民间资本进入特许经营权领域。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7.健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引导机制。加大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力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型。强化和完善促进浙商甬商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8.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健全经营性国资集中统一监管的国资管理体系。建立规范有效的国企投资项目决策统筹、资金平衡、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突出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主业,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大国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区块开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引导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规范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和职务消费。
三、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
9.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建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和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10.深化土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强化“亩产论英雄”理念,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准入、评估和退出制度,探索差别化土地供应和地价政策,深化产业用地分阶段权证管理,推进工业用地弹性管理制度改革。推动荒滩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完善地下空间管理体制,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办法,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的计划管理,构建城市建设项目与土地储备运行联动机制。推进海洋资源配置改革,全面推行经营性用海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制度,探索建立渔耕平衡机制。
11.推进资源性产品配置机制和价格改革。推进能源要素配置改革,探索开展区域用能权交易试点,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完善企业和居民用气阶梯价格机制。推进水资源配置改革,探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权交易,积极推行差别水价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和再生水利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水务管理运营体制。
12.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围绕建设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强化高端金融人才吸引激励机制,做强做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系统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扩大非传统信贷融资和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规模,提高资金筹集能力与配置效率。稳步发展各类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创建保险创新示范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各类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深入推进农(渔)民互助保险工作,推动新型保险机构发展。构建村(社区)综合金融服务网络,全面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国际化,争取离岸金融业务先行先试。鼓励民间资本发起组建各类金融机构,引导发展民间融资专业经营服务机构。强化地方政府金融工作体系,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