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的健康与否体现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比在整体国民经济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伴随科技革命的铺开,制造业乘着科学技术东风实现产业变革,掀起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因此,要多措并举,做好中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展现大国实力。
实干坚守初心,创新追求卓越。中国从苦难中走来,在经历各种磨难后依旧立于不败之地,依靠的正是实业、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清末民初,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轮船等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变革,革除旧有理念和结构迎来短暂光明;抗战期间,国家受战争重创,百业待兴,中国全体人民通过种田,织布,建兵工厂保证大后方的资源供给,为民族独立贡献力量,为实业打下基础;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人民以大量劳动力支撑传统制造业发展,在满足国家人民基本需求情况下为“世界工厂”名号奠定基础;现如今,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唯有以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改革创新的变革精神,为中国制造赋能,实现新发展。
创新技术研发,加速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出现,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和国长子”大力支持重工产业发展到改革开放以来二、三产业比重逐年增长再到新发展阶段,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让中国制造冠上“中国智造”新头衔,彰显祖国强大综合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挑战: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产业增长后劲不足;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衔接缺位,未能迎合新理念、满足消费新需求;“专、精、尖”人才流失严重,高校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制约中国制造的创新进步。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改革高校教育体制,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专业实践比重引导学生重视专业实践,形成学思践合一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增加创新研发专项经费支持,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研发环境,给予人才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免除后顾之忧,为创新献计献策。
古语云:“不日新者必日退”。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我们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实干助发展,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