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2022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2.04.29)

中公军人考试培训 2022-04-29

中公军转干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导语】2022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已发布,中公军人考试培训及时发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常识知识、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管理知识、地理知识等相关备考练习,助力于2022军转安置干部备考。

1.爆炸罪与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之间的区别是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1.【答案】正确。中公解析:爆炸罪与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这两类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2)客观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为人引发爆炸物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其危害结果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的犯罪行为人虽也使用爆炸的方法,但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伤亡,而且一般只造成人身伤亡,不造成财产毁损。因此,行为人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爆炸行为,选择的作案环境和条件只能杀伤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而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分别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如果爆炸行为虽然指向特定的对象,但行为人预见其爆炸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而仍实施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应以爆炸罪论处。故本题说法正确。

2.侵权损害赔偿一般应遵循完全赔偿,公平合理,对精神损失应适当赔偿等原则。

2.【答案】正确。中公解析:民事责任具有补偿性,弥补受害人的损失为原则,所以一般应完全赔偿。但精神损失衡量,需根据公平原则进行补偿,故本题说法正确。

3.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3.【答案】错误。中公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此,存在法律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形,本题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判断错误。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