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

2022军转干考试政治知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土地改革

中公军人考试培训 2021-10-29

中公军转干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土地永远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也是中国农村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土地制度的演变史。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大小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绝大多数的起因都是由于土地分配不均造成的。到了近代,中国要推翻旧的封建制度,建设工业化的现代国家,首先要改变农村封建地主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党的历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土地改革,甚至二十一世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八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公教育现将党的历史上的土地改革归纳如下: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年);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建国初期:

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

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6.十年探索时期:

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7.改革开放时期:

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