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信息

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培训

《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2020年第6期 2021-03-15

中公军转干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转业军人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这是《国防法》做出的规定,是国家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名退役军人应当享有的权利。退出现役的战友能享受哪些教育培训呢?笔者梳理了相关政策,方便战友熟悉掌握并及时参加培训。

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培训

1.离队前教育培训

军转干部在离开部队前参加此类培训,一般由部队单位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形势政策、择业指导、组织纪律、安全保密等内容。

2.适应性培训

为使广大军转干部熟悉了解地方情况,树立正确择业观念,提高适应能力。培训一般分层次组织实施,师职军转干部的教育培训由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团职以下军转干部主要由各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时间不少于5天(30学时)。主要介绍地方党政机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形势和干部人事制度;介绍国家和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介绍地方人才需求、使用情况、安置政策和程序办法及讲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

3.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一般是在转业干部确定岗位后,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岗位专业编班组织,着力提高军转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由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时间上不少于3个月。以中央单位军转干部专业培训为例,分别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承训,针对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央企的不同需求开展。根据军转干部安置岗位不同,分为党政管理、社会事业、企业发展3个培训班。主要内容:①专业知识,介绍各行业系统的必备知识、主要特点、基本专业和有关要求等;②岗位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熟悉了解岗位的工作特点、业务内容、具体要求,熟练掌握工作规范和基本操作技能等。

4.进高校专项培训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接收单位根据岗位需要和本人实际情况,将专业不对口的军转干部送到高等学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工作能力,解决军队人才向地方经济建设人才转型的问题。此项培训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的一项探索,由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会同接收单位委托优质高校,对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进行为期1年的带薪脱产教育培训。军转干部在校表现、专业课程和实训成绩等综合考核情况,作为干部培训材料纳入档案,并作为今后安排使用的重要依据。

经费保障:国转联〔2008〕5号文件规定,自2008年起,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经费标准确定为每人3300元(300元用于适应性培训,3000元用于专业培训)。培训经费按原渠道划拨。地方财政也加大军转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支持力度。进高校培训所需经费,中央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核拨专项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助。

原标题:退役军人培训政策“一览”

文章来源:http://dva.ah.gov.cn/public/6595801/8466333.html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