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2021年军队院校招生文化科目统一考试新大纲解读——物理(高中学历)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2020-12-10

中公军转干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第一部分 考题分析

一、题型题量

2019年题型题量 2018年题型题量
一、单选题(6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二.填空题(3题,每空4分,共计20分)
三.计算题(2题,共22分)
一、单选题(6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二.填空题(3题,每空4分,共计20分)
三.计算题(2题,共22分)

总结仅参考2018年与2019年来看,2021年的考试题型题量均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二、考试内容

从整体的分值占比来看,力学的分值比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电磁学的分值占比上升了,与力学的分值占比逐渐接近;其他知识模块占比已不可轻视。

分模块来看:

力学部分,功和能、碰撞与动量考察比重下降明显,万有引力、机械振动考察比例上升明显;

电磁学部分,磁场考察比重下降明显,电路、电磁感应考察比例上升明显;

其他知识模块的分值占比有所上升,主要是新增加了光学部分的考察。

三、考试重难点

(一)知识重点

1.总体情况

综合两年考试情况分析,重点知识集中在力学与电磁学部分。其中力学为重中之重,电磁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各模块重点

力学部分应以牛顿定律、功和能、动量的知识为重点,应当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在计算题当中的运用;

电磁学部分应以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为重点,除重视概念的辨析外,还应重视其与力学知识相结合的运用;

其他知识模块应平均照顾各个部分,注重知识的细节。

(二)试题难点

1.总体难度

从近年的试题来看,题目的总体难度适中,其难度大致相当于高中会考难度。其中简单题占比约20%,中档题占比约60%,难题占比约20%。

2.题型特点

选择题:较为简单以概念辨析及简单计算题目为主,最多有一道需要较为复杂分析的题目;

填空题:以计算型填空题为主,几乎不考概念辨析和记忆的题目。一道题往往有多个空,需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计算得到答案;

计算题:计算题共有两道,其中一道较为容易,但仍需要一定的分析计算,另外一道题较难,需要深入分析和复杂计算。

第二部分  大纲解读

一、总体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40%;主观题(填空题、计算题),占60%。

考核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在军事、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考生应具备对物理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或定律、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应用初等数学与物理基本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红色为新增内容)

1.力学

(1)质点的直线运动

理解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它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理解重力、重心、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弹力的概念;理解胡克定律;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掌握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掌握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万有引力与航天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环绕速度;了解卫星轨道参量随半径变化的规律、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5)功和能

理解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理解功与能的关系;掌握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碰撞与动量守恒

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它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7)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了解简谐运动、弹簧振子、单摆、机械波、横波和纵波的概念;理解简谐运动的规律、单摆周期公式;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理解波的图像及波的传播规律;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了解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

2.热学

(1)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了解温度、内能的概念。

(2)固体、液体与气体

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理解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能运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3.电磁学

(1)电场

了解物质的电结构;理解点电荷、静电场、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势能、电容的概念;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静电平衡规律;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电路

理解电流、电阻、电压、电源、电动势、内阻、电功、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阻定律;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了解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

(3)磁场

了解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洛伦兹力、安培力、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的概念;掌握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计算、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电磁感应

了解磁通量、电磁感应、自感、互感、涡流的概念;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交变电流

了解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的概念;理解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及其图像、理想变压器的原理;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6)电磁波

了解电磁振荡现象、电磁波的产生;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了解电磁波谱。

4.光学

(1)几何光学

理解折射率、色散、全反射、光导纤维的概念;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规律,能运用它们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光的本性

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理解光电效应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5.原子和原子核

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解玻尔理论;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了解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裂变反应、聚变反应、半衰期、结合能、质量亏损的概念;了解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理解核反应方程;能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军事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单位制

了解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021年大纲相对2020年大纲基本没有调整,只在热学部分新增了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要求,考生只需在复习热学模块时注意不要遗漏即可。

其他知识内容及要求层次均未变化。

第三部分 备考指南

一、阶段重点

二、阶段计划

第一阶段-打牢基础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教材,理顺知识点。所有的题目都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变形和拓展,把握好教材对于备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教材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学完一章或是一天的学习任务结束,就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必要的话,可以列出导图。

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助于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快速查阅知识点,有助于进行自我检查。在此阶段中,做题只是用于巩固刚学习的知识点,不宜钻牛角尖,不宜大量做题。以强化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以及理解运用为主。

模块一:物理学科知识

复习方式:梳理结构加练题自测。将书本内容与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及时自测,发现知识点的活用方法以及自己的理解疏漏,及时弥补。

(1)力学:以理解为主。这部分概念较为抽象,且容易结合各个知识点出题。复习时应注意从基础概念出发,重视知识点在具体题目中的表现形式。

(2)电磁学:以掌握概念为主。这部分各个概念联系紧密,且容易出综合题。复习时应注意概念的前后关联,及时回顾所学。

(3)其他知识模块:以记忆为主。这部分概念繁杂,前后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容易考查单个知识点。复习时应注意及时总结知识点,列出表单更有助于复习效果。

复习技巧:部分考点可以结合图形图像学习,例如在学习运动学时结合v-t图可以学习更多的解题技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阶段-巩固强化

这一阶段主要提升重难点知识,再次复习,并将知识点结合,尝试利用多种方式解答题目,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同时可以加强知识点的背诵以及解题方法的总结。能够逐渐形成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以及固定的答题时间。

错题集的整理制作可以快速强化薄弱环节。对于主观题也不要轻易放过,看懂答案和自己组织语言写出答案是两个层次。一定要不辞辛苦,才能收获成功。

第三阶段-题海实战

这一阶段主要提升做题能力,包括知识点运用、做题准确率和做题效率。做题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按照章节体系做题,这样可以准确判断遗漏的知识点以及忘记的知识点;另一个是按照专项,即知识点模块来做题,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解题能力以及做题速度,对于锻炼综合大题尤为有效。

这一阶段就是全面且综合的复习和练习。做成套的卷子,更加概括的复习知识体系。并且按照知识点框架进行提高训练,进一步提高做题效率以及做题准确率。

不要贪多,不要纠结偏题怪题,把握好重要知识点以及重要题型,及时总结适合的做题方法,灵活做题。

第四阶段-冲刺突破

这一阶段以做套题为主。按照考试的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时间,调整考试心态。并且调整作息规律,以最好的状态应对考试。

适应考试状态,且不要太过在意考试成绩,调整心态正常发挥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