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常识

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历史文化常识:长安十二时辰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编辑推荐2019军转公基备考材料

编辑推荐2019军人考试在线交流平台

编辑推荐2019各省军转干考试倾情推荐课程汇总

编辑推荐2019年全国军转干部安置政策信息汇总

【导语】其他常识是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熟悉复习内容,中公军考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大家学习。 

在考试中,社会热点往往是考试的切入点,考题多以社会热点做材料,以热点事件相关的知识为切入来考察。而在考试题目中常识考察涉及面宽,需要大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关心热点话题,积累相关常识。所以本篇就结合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来给大家分享,古人如何计时?

一、圭表、日晷

圭表: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根据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根据晷面两面所刻,就可以判断十二时辰。

二、十二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以此类推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

三、五更

“更”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理解成夜班时间表。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也叫作五鼓或五夜。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戌时为一更 黄昏 19:00-21:00

亥时为二更 人定 21:00-23:00

子时为三更 夜半 23:00-01:00

丑时为四更 鸡鸣 01:00-03:00

寅时为五更 平旦 03:00-05:00

四、怎么考?

1.《枫桥夜泊》中有一个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么,诗里所描述的到底是什么时辰呢?

A.丑时01:00-03:00

B.子时23:00-01:00

C.亥时21:00-23:00

D.寅时03:00-05:00

2.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通常所用的农历并不是纯粹按月相周期排定的历法

B.农历中干支用来编排年号。一个天干搭配一个地支,地支在前,天干在后

C.“更”是古人计时的单位。“三更”指的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D.古代人们根据天干纪时,把一日分为12个时段,称为十二时辰

答案:BA

相关链接:

2019军转干各省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精选汇总

2019年国内时政热点汇总


全国军转微信公众号

军转干QQ交流群
更多公共基础常识备考资料,请关注:中公军转干考试网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