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数量关系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重要内容,是行测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考生熟悉行测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供广大考生学习。
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部分,是考生在备考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主要原因是方法使用的不恰当,一味的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会严重影响解题速度,接下来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一些比例的思想。快速的运用比例思想解决行程问题,是我们顺利的一个关键。
【例题】1.狗追兔子,开始追时狗与兔子相距20米。狗跑了45米后,与兔子还相距8米,狗还需要跑多远才能追上兔子?
A.25米 B.30米 C.35米 D.40米
【答案】B
【中公解析】狗跑了45米,这是兔子在狗前方8米处,也就是距离狗的起点53米,兔子在起点20米处开始跑,那么兔子跑了33米,在相同的时间下狗和兔子跑的路程笔试45:33,也就是15:11,说明狗和兔子的速度笔试15:11,要追8米的路程根据正反比关系可以得到,当狗跑30米的时候兔子刚跑22米,狗刚好追上兔子。
此题也可以根据整除特性,兔子的速度是15的倍数,选出答案B。
【例题】2.甲、乙两地间的公路,汽车行全程需1.4小时,步行全程需14小时。一个人由甲地出发,步行3.5小时后改乘汽车,他到达乙地总共用多少小时?
A.1.05 B.1.15 C.2.15 D2.25
【答案】A
【中公解析】运用比例的思想指导在走相同的路程时,汽车和步行所用的时间比是1.4:14.汽车和步行的速度比就是14:1.4,也就是10:1,现在步行了3.5小时,走了全程的1/4,还有3/4,如果按照乘车,走3/4,需要1.05小时。
【中公范例方向和趋势】以上两题都涉及行程问题,在考试中行程问题基本上属于必出的题型,难度一般不大,但是在做的时候如何快速的计算出最终的结果就成了关键,希望可以帮助考生熟练运用比例和整除的思想,快速解决行程问题,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章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公教育研发或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上一篇: 行测备考:不定方程的解题技巧
下一篇: 行测统筹问题:排队取水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