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高中士兵考军校-语文(五十三)

中公军转干考试网 2017-03-13

中公军转干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中公教育军考考试网定期更新高中士兵考军校语文科目占150分了,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中公教育军考考试网定期更新大学语文知识点汇总,供各位考生学习参考。

  4.古今异义

  ⑴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⑵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⑶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⑵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⑶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⑷亚父者,范增也。

  ⑸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⑹此亡秦之续耳。

  ⑺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⑻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⑼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⑴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⑵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⑶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⑷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⑸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⑹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⑴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⑴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⑵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⑵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⑶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备考专题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菜单键,然后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