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调控政策,应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入债券,降低利率。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卖出债券,提高利率。
(三)汇率的影响
1.汇率与进出口
一般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2.汇率与物价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商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汇率与资本流出流入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不应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公教育研发或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上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不花钱流转土地,还翻...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信好友
朋友圈